你的位置: 首页 > 基层科协 > 同安区科协

同安苏颂水运仪象台专题介绍片在CCTV-10套播出

发布时间:2015-02-02 [浏览次数:]

同安苏颂水运仪象台专题介绍片在CCTV-10套播出

    2015年伊始,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隆重推出了大型科技纪录片《创造—科技的力量》,以区域、民族及全球的科技发展史为视野,用证实和复原的手法,详尽介绍中国历史上众多创造发明,特别是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历史上重大创造发明的还原解读,生动展现了科技创造的独特神奇魅力。

    由同安区科协、区科技馆协助拍摄的《创造—科技的力量》之《通天神器》于1月3日晚9点连播2集,重点介绍了同安宋代历史名人苏颂发明的水运仪象台。

    水运仪象台于宋元祐七年(公元1092年)由苏颂设计建成,高3丈5尺6寸(约12米),宽2丈1尺(约7米),重20多吨。分为三层:上层是观测天体的浑仪;中层是演示天象的浑象;下层是自动计时报时装置。

    水运仪象台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它的历史贡献在于:在浑仪上方设计安装了活动屋顶,是世界上最先设计使用的可自由启闭屋顶的天文台观测室;浑仪的四游窥管与天体同步运转,与现代转仪钟控制望远镜随天体运转原理一致,比欧洲的罗伯特·胡克类似发明早了600年;水运仪象台的天衡系统对枢轮的擒纵控制是现代钟表的先驱,比欧洲人于14世纪早期发明有描状擒纵器的钟表装置早了300年。

    水运仪象台是我国古代科技史上最为耀眼的一颗明珠,这台仪器的制造水平堪称一绝,创造了科技发明的多项世界第一。目前,全球按1:1复制还原的水运仪象台共3台,其中一台坐落在苏颂故里厦门市同安区苏颂公园内,另外2台分别建造在中国台湾和日本。(同安区科协)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