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科学普及 > 科普动态

厦门代表队在第十九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中取得佳绩

发布时间:2024-08-20 [浏览次数:]

  

  8月17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共同主办的2024年宋庆龄少年儿童未来科学日暨第十九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颁奖活动在京举行。
  厦门代表队15支队伍经过层层选拔进入现场终评,摘得2金3银8铜的好成绩,在率队参加第十九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终评的副省级城市中位列第一。

厦门代表队

  来自厦门第一中学的黄格非发明的家用安全电源转换装置摘得金奖,该作品可在家庭住宅、水下照明、工地临时用电、地面景观照明和路灯底座接线盒等易潮湿漏电的末端电源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来自厦门外国语学校的潘禹辰发明的自适应智能支具源于本人骨折术后的穿戴体验,探索传统支具智能化升级的可能性,使支具在保护关节的同时带来更舒适、智能的康复体验,得到了评委会的肯定,摘得金奖。

发明奖优秀作品展

  颁奖活动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发明协会的领导,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航空系统工程专家张彦仲,中国科学院院士、天体物理学家武向平,中国科学院院士、空间技术专家杨孟飞,中国科学院院士、宁波大学校长蔡荣根,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徐星,分别为获得发明作品和人工智能(编程)作品金银铜奖、科技绘画奖和创意作品奖的青少年颁奖。

颁奖现场

  据悉,本届发明奖共有来自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港澳地区及马来西亚的4万余名青少年积极参赛,3.9万余件作品参评,创历届新高。经评审,获奖作品共计525件,其中发明作品279件、人工智能(编程)作品115件、创意作品66件、科技绘画作品65件。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