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科学普及 > 科普动态

2024年厦门市“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汇暨2024年福建省“科普希望行”厦门站活动圆满落幕

发布时间:2024-06-19 [浏览次数:]

  2024年5月,由厦门市科协、厦门市教育局共同主办,各区科协和实施学校承办的2024年厦门市“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汇暨2024年福建省“科普希望行”厦门站活动自启动以来,深入全市六区23所中小学举办24场精彩的科普报告,反响热烈。

  此次活动以 “弘扬科学精神 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为主题,来自厦门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的周勇亮、周海光、蔡立哲、蔡明刚、关健生和陈文芗六位专家组团分赴岛内外六区开展科普报告活动。内容涵盖前沿科技、科学家精神、科学家成长经历及科技创新、机器人、人工智能等科技活动专题,旨在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家精神,进一步提升我市广大青少年科学素质,激励青少年积极投身科技事业、矢志报效祖国。

  在厦门三中,教育部思政教育名师,厦门大学南强重点岗位教授,闽江科学传播学者,海洋与地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省高校海洋化学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蔡明刚教授为同学们带来了题为《北极海洋科考漫谈》的科普讲座。蔡教授从北极的风景与资源、北极的气候变化、北极的环境污染(海洋微塑料问题)、中国北极科考四条主线展开。他殷切地寄语同学们养成良好习惯,培养专注力,日拱一卒唐不攻捐,保持认真的学习态度,主动追求,全力以赴!

  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的蔡立哲教授走进厦门海沧华附实验中学,为师生们呈现主题为《神奇多彩的滨海动物》的科普讲座。他以短视频、精美图片及互动问答等多元媒介,结合其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经验,巧妙引领学子们探索滨海动物的奇妙世界。精彩的演讲不仅满足了他们对海洋世界的好奇心,更激发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对未知世界的强烈探求欲。

  在厦门双十中学思明分校,厦门理工学院产业技术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教授、硕导、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博士后关健生教授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科普讲座《人工智能,机器人与我们》。他从学生的视角出发,结合生活实例中生动的图片、视频等,深入浅出地普及了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还从学生感兴趣的机器人领域出发,进行了科普和拓展,让学生对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实施学校借此讲座机会与小初教学共同体的4所小学共享科学资源,营造片区内热爱科学、了解科学的良好氛围。

  在厦门市第二外国语学校,厦门大学周勇亮博士为师生们带来了主题为《芯片中的化学实验室——微流控芯片》的专题讲座。他结合图片与视频,生动地介绍了化学(生物)芯片的种类,并在现场展示了纸芯片和玻璃芯片等不同类型的芯片,使师生们得以近距离地接触芯片——未来高科技的生命线,同时周教授也简要地讲解了微流控芯片的应用典例及其主要加工技术。

  在厦门六中,周教授以化学专业为例,大学化学专业与高中化学有很大区别,将会细化分成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化学等专业,学生们在报考前应当详细了解各专业的师资力量、科研水平、教学质量,更清晰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为未来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周勇亮教授随后对芯片应用展开了介绍。周勇亮教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配上生动清晰的图片和视频,详细介绍了芯片的基础知识、应用领域、技术特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希望能够使学生们对芯片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这有助于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对现代科技的认知,更加深入地了解现代科技的本质和运行机制,更能在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厦门熹海高级中学科学大讲堂,厦门大学周海光教授应邀为孩子们带来《走进人工智能与元宇宙》主题讲座。讲座伊始,周海光教授别开生面,以诗歌导入,在人文与自然科学的完美交融中,让孩子们初步感知了人工智能。接下来,一系列视频、图表的呈现梳理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机械计算时期到如今的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关键技术突破,人工智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不断推动着科技革命的进程。大讲堂的成功举办,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和学习人工智能与元宇宙知识的平台,让孩子们收获了丰富的知识,更感受到了科学的无穷魅力和探索的无穷乐趣。

  在厦门高新学校,周海光教授利用图文和视频演示,讲解了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和基础应用,列举CHATGTP、SORA、文心一言等人工智能应用,带领同学们一起开拓视野,畅想未来,以各种以人工智能相关的问题提问同学们,还邀请同学们走上讲台体验使用人工智能APP,让在场的同学们大开眼界。在讲座中,周教授带领同学们畅想关于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壮阔前景,带领师生深入了解了种种令人叹为观止的人工智能前沿科技。周教授还鼓励同学们树立远大志向,认真学习,未来加入到人工智能和元宇宙开拓研究的大潮中。

  在厦门双十中学翔安附属学校,厦门大学陈文芗教授为初一年师生们带来“电与磁的故事”科普讲座。陈文教授以《极光》视频作为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出主题。在分享过程中,陈老师通过视频介绍,实验制作等方式,用幽默的语言娓娓道来,向同学们介绍了电的产生、电生磁、磁生电、电与磁的相结合、电磁的实际应用多方面的内容。

  据悉,2024年福建省“科普希望行”厦门站活动,由福建省科协联合福建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主办,省科协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厦门市科协、市教育局承办,致力于推动科学知识的普及,培养同学们敢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

  厦门市科协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整合科协科普资源,团结越来越多躬身入局科普的强大力量,推动更多的优质科普资源走进校园。加强青少年科普工作,树立科技教育工作者责任意识,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培育科技创新后备人才!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