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发布时间:2014-09-11 [浏览次数:]
厦大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始建于1987年,1990年建成并对外开放。实验室融合了催化化学、电化学、量子化学三个物理化学的主要分支学科,以固体表面、固气和固液界面及原子簇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其组成、结构及功能,着重于催化和电极度过程的吸附、反应动力学和机理及其与结构的关系。实验室拥有共焦显微拉曼光谱仪、红外扫描显微镜等二十余台(套)可进行原位及瞬间研究固体表面和固/气、固/液界面结构和物理化学过程的大型仪器设备。该实验室目前有包括5位院士和6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在内的固定人员33人。实验室分别于1994年、1997年、1999年被评为A级实验室,并且在全国29个化学化工类国家和部门重点实验室中名列第一。1995年,国际科学界权威期刊之一《SCIENCE》列出中国11个最优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中,该室位列第三。与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间建立了长期合作研究关系。
实验室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奖励40余向。此外,还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3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另有多个项目分获中国发明协会、福建省发明协会、银牌奖。实验室发表的论文数量和质量在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名列前矛。
1999年该实验室先后被命名为“首批中国青少年科技行动教育基地”和“福建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2001年被命名为“福建省科普教育基地”。
本基地面积3500平方米,备有400平方米的教育场所和相应的音响、多媒体等设备供教育基地使用,一次可接待100多人。可提供的科普服务内容有:
1、组织观看有关化学以及相关领域的科普知识和科技成果录象片。
2、组织参观国家重点实验室、现代科学分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所和化学示范中心实验室,了解用于现代化高科技研究的大型一流仪器设备和现代化实验室。
3、参观化学化工学院科技成果展览室。
4、举办科普知识讲座。
5、除接待团体参观活动外,还可请我院教师为中小学科技节、社会团体开设科普知识及科技创新讲座。
联系人:潘宝柱
联系电话:2163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