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科学普及 > 科技之窗

懂得老人的心思 子女应有的行为

发布时间:2014-09-15 [浏览次数:]

懂得老人的心思  子女应有的行为

    人类寿命的延长是20世纪最大成就之一,老龄潮的来临,对他们医疗和赡养,老年保障已成为当务之急。华盛顿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全球老龄化计划主任理查德?杰克逊说:“如果现在不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并开始为之确定某种安全保障,那么到了2030年或2040年就会发生重大人道主义危机”。在我国养老院,老年公寓已逐渐建立,但家庭养老在相当长时间内还是中国养老的主要方式,所以子女应该懂得老人的心思,用积极的行为保障老人的身心健康。目前我国老人的心思概括有以下几种:
    1、希望子女分担一点家务劳动:许多老人退休后家庭事务更多更重,比以前上班还忙,带孙子上学,照顾小孙,买菜,煮饭,搞卫生,像一个专职保姆,自己要去医院看病,家中还要等子女休息有人顶替方可去医院看病,老人又忙又累,几个老人常在一起时都很感叹。
    2、子女应交伙食费:子女在家吃饭不交生活费或只象征性交一点,剩下的钱自己留存,而老人的退休金月月用光,年轻人缺乏责任感,还“卡”老人的“油”。
    3、希望子女能陪伴自己就医:老年人80岁以上行动不大方便,要人扶才可慢慢拖步行走,他们多病共存,一人身上都患有3-6种疾病,几乎每月都要上医院就医2-3次,但却无人帮助,他们非常喜欢子女能抽空帮助陪他们去医院就医。若老人住院,多是请护工帮助,子女无法陪在老人身边,但老人又很爱子女抽空在旁,却又不敢强求。
    4、别忘也带老人节假日出去游玩:国家规定的几个长假,老人也爱外出看看,当年自己年轻时子女还小,经济也有限,很少外出游山玩水,现退休在家有时间,才60-70岁,希望子女带他们一同出外游玩,但年轻人只带自己小家庭外出玩几天,不请老人一道观赏大自然风光,还叫老人在家看门注意门户安全,老人感到委屈。
    5、老人更需要精神上的呵护:老人退休后有退休金,吃饱是不成问题,但空巢家庭寂寞,孤单心理压抑,希望子女常回家聊天谈些新闻,尤其90岁老人行动不便更需要爱心,但子女想雇一个保姆陪老人就可以,实际老人精神上很需要子女的关心与安慰。
    从伦理学观点如何做到老人的心思与子女的行为接近甚至吻合,这还需要进行社会公德,行为规范的教育。年轻人照顾自己的小宝贝是爱护有加,但对自己父母的关心是一般应付,当然很孝顺父母的子女也为数不少。社会上要多呼吁,营造一个孝敬父母的好气氛。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