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要学会科学饮水
发布时间:2014-09-15 [浏览次数:]
人人都要学会科学饮水
在一次老同学聚会上,生理学专家老柯很认真地建议大家“学会饮水” 。 他的话音刚落,就爆发起一阵哄堂大笑。我和大家一样,觉得这位仁兄玩笑开得有点过。学习型社会强调终身学习,这我懂,可饮水要“学”,实在无法理解。柯专家耐心地等大家安静下来,突然指着我的鼻子问:“王娃(这是我念中学时的绰号),你为什么喝水?”老柯把“斗争矛头”指向我,大家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俩常抬杠。 “你口干了不喝水?”我以攻为守,反唇相讥。“回答错误,扣10分,”老柯得意起来,当着几十位老同学的面“开导”我:“口干是缺水的反应,这时喝水为时已晚。” 老柯清了清嗓子,对我们这批“水盲”开始了“科普讲座”。 “老年人喝水太重要了”,老柯说:“每天足量饮水有利于健康。现在不但王娃不知道合理饮水,很多人都以为口渴了才需要喝水,其实口渴时人体已经缺水了。我们每天要喝5磅水,而且最好在清晨、睡前和半夜三个最重要的时段各喝一杯。水是最佳最廉价的保健饮品,它能防治冠心病、防治缺血性中风、预防癌症,还能净化血液、美容减肥、提高体育运动的效能和成绩。” “奇谈怪论,水是包治百病的万金油?!”大家对老柯的话半信半疑,我及时出击。老柯完全进入角色了,他呷了一口茶,解释道:“冠心病病人晚上由于出汗、进水量过少等原因造成血液浓缩、循环阻力增大、心肌供血不足,导致心绞痛;早晨由于生理性血压升高、血小板活性增高,容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如果睡前及清晨各饮一杯温开水,血黏度将大大降低,流速加快,就能有效地预防或减少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的发生。老年人缺血性脑梗塞所致的中风常发生在夜间,因为夜间血流减慢,血液变稠,极易发生缺血性脑梗塞,如果老人在睡前及半夜各喝一杯开水,就可以降低血黏度,有利于预防或减少缺血性中风。”老柯讲的不无道理,但他得意洋洋的神色激起了我的反抗情绪。 “柯专家,饮水防癌该不是天方夜谭吧?”我希望这是“致命”一击。 “当然不是。国外专家研究认为,每日喝2.5升水可减少致癌物与膀胱内壁接触,使膀胱癌的发病率减少一半;清晨喝一杯开水可清洁胃肠道,减少粪便中致癌物对胃肠道黏膜的刺激,预防和减少消化道的癌症。”柯专家轻易地化解了这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