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厦门大学海洋开放日爆棚
发布时间:2014-11-10 [浏览次数:]
第三届厦门大学海洋开放日爆棚
11月2日,“第三届厦门大学海洋开放日”爆棚,一波又一波的学生和小孩蜂拥到展位前,向海洋学者问长问短,还动手做有趣的实验,大长见识。
和往年一样,“开放日”通过展位和讲座,向公众通俗易懂地介绍海洋和它面临的危机。在厦大海洋楼大厅摆出的展位,海带都“上桌”了,志愿者通过有趣的小实验,向人们介绍海带在洗发水、果冻上的应用。
此外,英国人约翰讲授他和被称为“魔鬼鱼”的蝠鲼同游的水下经历。蝠鲼之所以被叫做“魔鬼鱼”,是因为它形状吓人,它长可达8米,重达3 吨,其身体扁平,有强大的胸鳍,类似翅膀,头下有一横裂的巨口,身体后部有一条又圆又细的尾巴。蝠鲼的个头和力气常使潜水员害怕,因为一旦它发怒,只需用它那强有力的“双翅”一拍,就会碰断人的骨头,置人于死地。不过,约翰说,蝠鲼看上去令人生畏,其实它是很温和的,仅以甲壳动物或小鱼小虾为食,它性情活泼,常常搞些恶作剧。由于药用需求增大,捕捞蝠鲼已变成渔业中的“大生意”。它的生存令人担忧。
这是“厦门国际海洋周”的配套活动,今年已经是第三年,不过,今年的参与者最多。由中国海洋科学卓越教育伙伴计划(COSEEChina)、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记者 佘峥 通讯员 陈贻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