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科学普及 > 青少年科技教育 > 工作动态

市科协荣获中国科协青少中心“五星评比”四星奖

发布时间:2021-05-19 [浏览次数:]

 

01-01-02-市科协荣获2020年青少中心“五星评比”四星奖(范丽辉摄)21-05-18

 

日前,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对2020年度青少年科技教育成绩突出的单位进行了表彰,厦门市科协荣获“五星评比”四星奖。

2020年,厦门市科协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形成了以品牌赛事为抓手,学校为主渠道,社会化科普教育基地为拓展,社区青少年科学工作室为延续的“1+N”的青少年科技教育体系,工作成效显著,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可。

科普供给 成效显著

市科协扎实推进科普供给侧改革,大力推动建立科普教育基地与社区、中小学校科普教育合作对接机制,搭建社会化科普公共服务平台,实现科普资源优质高效投送。“十三五”期间,市级科普教育基地进校园961场次,受众29.4万余人次,与学校达成共建541所次;累计接待未成年人691.11万人次,免费接待未成年人496.85万人次,未成年人接待补助989.28万元;社区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开展活动8655次,参与活动人数190800人次,开展活动总时长21890小时;开展厦门市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参与学生数达28000人,网络参与数近75000次,连续三年居全省第一。

品牌赛事 成绩斐然

市科协搭建创新大赛、电脑机器人竞赛、信息竞赛等青少年科技品牌赛事,每年近30万名师生参与,不仅激发了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热情,更把科普从个人延伸至家庭、社会,开创“1+N”新局面,营造良好的科普氛围。“十三五”期间我市选手在创新大赛的各级赛事中累计获得83个国家级、485个省级奖项,3所中小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奖(每届大赛从各省市推荐的近百所中小学校中评选产生),综合成绩排在全省前列。

阵地建设 鲜活多彩

厦门市科协充分发挥枢纽型工作优势,进一步挖掘优质科普资源,搭建社会化科普公共服务平台,十三五期间共建成3个科技小院、4个科普示范村、45个青少年科学工作室、71个科普教育基地,推动229个科普e站建设,建立形式多样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载体,形成科普服务品牌化机制,规范系统的为青少年提供优质的科普服务项目,通过开展校园科技巡展、科普讲座、科普嘉年华活动,提供公益科普研学、科普夏令营等活动,为厦门市文明城市、创新型城市建设,提高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的做出贡献。

科教队伍  茁壮成长

市科协组建多元化青少年科技教育人才队伍。“十三五”期间,开展征集市级科普专家项目,分11项科普内容,13门学科,科技辅导员队伍达500余人,有效充实了我市青少年科技教育人才队伍。通过举荐优秀教师、创建交流平台、举办各种线上、线下培训班等模式,开展青年教师助力培训、骨干教师提升培训,培养了一批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能胜任各类科技创新教育的教师队伍,为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十三五”期间,建立发放优秀作品集等学习交流材料7000余册,组织推荐我市科技辅导员参加各级科技教育培训累计逾1500人次。

2021年,市科协将继续围绕科协工作总体部署和要求,强化创新理论武装,积极搭建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平台,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推动青少年科技工作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图文:科普部/范丽辉)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