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厦门实践 湖里典范”生物多样性保护论坛在厦成功举办 多方共话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平衡之道
发布时间:2025-09-28 [浏览次数:]
2025年9月24日上午,以“厦门实践 湖里典范——万物各得其和,文明永续发展”为主题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沙龙暨全国科普月主题宣传活动在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湖里分校)凤鸣厅顺利举行。活动由中共湖里区委宣传部、中共湖里区委文明办、湖里区科学技术协会、厦门市气象服务中心主办,由厦门市观鸟协会、湖里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承办,现场汇聚政府职能部门、科研机构、高校专家、中小学教师及学生代表,共同探讨城市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路径。
活动在“厦门新客厅,美丽新海湾”生态湖里宣传片中拉开帷幕。厦门市科学技术协会、市政协资源环境和农业农业农村委、湖里区政协、湖里区检察院、湖里区教育局、湖里区审计局,湖里生态环境局,厦门市筼筜湖保护中心等多部门领导出席活动现场。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湖里分校党支部书记、校长王翠霞在致辞中强调,生态文明教育是落实“双减”政策、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学校将持续推动生态科普融入课程与实践。
在专家分享环节,厦门市筼筜湖保护中心钟泽鹏老师系统介绍了筼筜湖生态修复的实践成果,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李振基教授则从鸟类多样性角度阐释了城市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与保护策略,厦门市气象服务中心工程师颜廷霄通过气象实验互动,生动展示了气象与生态的紧密联系。三位老师的深入分享,获得现场掌声一片。
圆桌沙龙作为本次论坛的亮点,围绕“城市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平衡之道”展开深入讨论。厦门大学周晓平副教授、双十中学湖里分校黄勤副主任、厦门园林植物园梁育勤馆长、五缘湾湿地公园自然课堂负责人郭雪红、万物研学负责人周云等五位嘉宾,分别从生态规划、学校教育、植物科普、湿地管理、研学实践等角度,探讨了如何在城市扩张中守护生态空间、推动公众参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样板。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平衡,需加强跨领域协作,推动科学评估、生态教育、公众参与三者融合,让生态保护成为市民自觉行动。
活动还设置了生物多样性摄影展与互动体验区,通过鸟类摄影作品、活体生物展示、标本观察及手工创作等内容,让参会者在实践中感受生态之美。
本次论坛不仅展示了湖里区在湿地修复、生态廊道建设等方面的“湖里典范”成果,也为厦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海上花园”城市提供了有益的思路与动力。未来,社会各界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厦门实践”精神,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融入城市发展的各个环节。
(来源:湖里区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