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走进科协 > 通知通告 > 市科协通知通告

厦门市科协学会能力提升实施意见

发布时间:2014-12-03 [浏览次数:]

 

厦门市科协学会能力提升实施意见(试行)

 

    为进一步提升学会能力,切实发挥学会组织的重要作用,更好地服务厦门科技、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根据中国科协、省科协提升学会能力的相关精神,制定《厦门市科协学会能力提升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建设“美丽厦门”的战略部署,以提升学会能力为目标,强化改革创新,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学会改革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切实增强学会的学术影响力、会员凝聚力、社会公信力和自主发展能力,为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和依法治理作出新贡献。    

    (二)目标任务    

    根据学会特点和自身发展规律,坚持自我发展和政府支持相结合,着力提升学会服务创新能力、服务社会和政府能力、服务科技工作者能力以及自我发展能力,通过加强组织指导,机制建设,氛围营造等方法和措施,逐年打造一批社会信誉好、发展能力强、学术水平高、服务成效显著、内部管理规范,具有现代科技社团特色的地方性学会。 

    二、基本原则

    提升学会能力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会制宜,在提升路径、方法和项目等方面,按照各自特点,逐步推进;要加强与党政部门、其它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的交流、合作,搭建多层次、多形式、多类型的服务平台,凝聚各方力量,推动学会在创新实践中提升能力。

     三、实施内容

     重点实施四个方面能力提升。

    (一)提升学术交流创新能力

    ——办好学术年会。创新市科协年会办会形式和内容,推动年会与有关部门、组织、高校等共同主办,研讨交流全市重大领域或区域性热点难点问题,链接产学研共建共享年会平台,展示学会工作成果;拓宽年会办会渠道,广泛吸纳海峡两岸、厦漳泉以及省级对口学会或社会组织参与年会,提升年会办会层次和影响力。

    ——搭建交流平台。支持学会主办、承办或协办国内外有影响、高层次、多学科、综合性的学术交流活动;推动学会学术交流响应社会关切,贴近公众需求,形成参与多元化、形式多样化、成效社会化格局;扶持学会培育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知名品牌活动。

    ——推动学科融合发展和学会创新联盟建设。按照跨界、融合、互动和综合发展的要求,支持相近或交叉学会组建学科群或学会联盟,推动学会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协作共享,进一步提升学会综合服务能力和竞争力。

    ——加强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倡导学会建立本学科、本领域学术道德规范,提高学术自律性,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氛围,提升科技团体的道德水平和社会公信力。

    (二)提升学会服务社会和政府能力

    ——持续推进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的社会化服务职能工作。编制市级学会服务指南,向社会推介学会职能、服务内容等,提高学会知名度和影响力;拓宽学会与关联单位、会员单位和社会组织沟通渠道,重点扶持一批能够长期稳定地为社会、政府咨询决策承办实务事项的学会团队。

    ——提高学会参与党委政府科技决策咨询能力。发挥科协联系广泛的优势,主动对接市级各类决策平台,依托国家、省级学会和高校科协智力资源,组织学会围绕党委政府重大战略部署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研论证;建立健全重大课题选题开题、调研论证、问效追踪和经费投入等运作机制,进一步提高学会参与决策咨询的层次和能力。

    ——提升学会服务社会能力。强化学会资源优化配置,以企业科协、会员单位以及关联单位为突破口,为学会开展科技与人才评价、第三方认证、科技咨询、成果推广和科技培训等中介服务创造条件。推动学会资源与科普资源融合互动,平台共享,引导学会承接或参与相关单位部门科普任务,尤其是公共科学事件的应急、应答活动。重点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科学传播平台或重要科学传播品牌活动。    

    (三)提升学会服务科技工作者能力

    ——继续做好各类奖项评选推荐工作。协调有关部门继续做好优秀论文评选工作并积极向上级科协推荐选送;组织推荐学会会员参评省优秀建议奖、省青年科技奖、运盛青年科技奖和紫金科技创新奖评选活动。

    ——完善学术评价和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坚持同行评议、业内认可的原则,鼓励和支持市级学会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设立学科或行业科技奖。大力宣传会员服务创新、成长成才的事迹,推广学会的示范经验。

    ——激励学会多渠道服务会员,促进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推动学会设立会员工作机构,完善会员服务制度,探索服务会员的有效途径;组织继续教育培训,倡导和支持举办青年科技工作者论坛或科技沙龙,为科技人员广泛参与学术交流提供各类平台。

    (四)提升学会自主发展能力

    ——组织学会参与社会组织评估。结合民政部门评估标准,按照分类指导,逐级推进的工作思路,筛选并扶持一批有潜力的学会“提能创星”,力争更多学会达到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资质标准。

    ——推动学会治理结构的完善和治理能力提升。完善学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推动管理队伍的职业化,实现民主办会、依法办会、开门办会。切实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充分调动会员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造活力和创新热情。

    ——改善学会办会条件。强化学会信息化建设,建立学会秘书长短信平台,加强学会之间联系互动,提高学会工作效率;继续推进科协科技思想库建设与完善,设立学科联盟专业分库,提高会员管理和服务水平;举办学会秘书长培训班,为学会专兼职人员提供交流互动平台。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        

    按照中国科协、省科协关于实施学会能力提升规划的相关要求,制定提升学会能力的实施意见和配套措施;建立由市科协牵头,市级学会参与的“学会能力提升协调小组”,定期研究学会工作,组织开展学会工作经验交流,落实计划任务。        

    (二)着力优化学会创新发展环境        

     明确工作思路和方法,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学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参与服务科技创新等工作的支持;加强与人才、科技、民政,尤其学会对应部门的协调,争取支持与帮扶;加强学会组织和学会工作的宣传、推介,争取社会的了解和支持。        

    (三)实施学会能力提升专项计划        

    安排学会能力提升专门工作经费,建立学会能力提升项目运作管理、经费投入和问效评估机制,为学会能力提升提供保障。                     

 

 

 

                   厦门市科学技术协会

                    2014年11月24日

 

 

 

 

 

 

 

 

                  

 

关闭
打印